白居易 ,著名诗人 ,诗存3000多首 ,他晚年辞官闲居洛阳 ,与石为友 ,常与告老定居洛阳的一代名相牛僧孺一道赏石 、咏石 ,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。其中有《双石》《太湖石》《莲石》《问友琴石》等咏石诗作多篇 。上文这篇《太湖石记》 ,就是为纪念他们之间的友谊而写的 。作为诗人 ,白居易在其玩石、写石、咏石中 ,不但注入了自己的许多想象 、联想和精神寄托 ,从赏石中引发出种种对人生的感悟 ,更珍贵的是融进了他的赏石方法 、理念以及他对赏石文化的理解 ,因而他的石诗 、石文对后世的赏石理念 、赏石方法均有深远的影响 。
中国古代赏石之气息即是古代文人的文化人格之气息 ,静心养正,与天为徒 ,以古为徒 ,循章观变 ,正心在中 ,定能万物得度。其中 ,太湖石可谓是文人审美的完美集合 。
太湖石在水中者为贵 ,岁久被波涛冲击 ,皆成空石 ,面面玲珑 。
——文震亨《长物志》
今一旦得是数山,坐四方之胜 ,岂不幸欤 。吾将寓形其间 ,而与之俯仰上下 。不知我之在丘壑,丘壑之在我也 。
——宋人李弥逊《五石》
在文人看来是 ,此种“物我两忘”的审美意境 ,使赏石便是修心的一种形式 。太湖石的变化万千中 ,浓缩的是一个大千宇宙 。
太湖石千姿百态 ,讲究瘦 、漏、皱 、透 ,这种标准脱离最世俗的物质观以及人为制定的大众审美观点 ,单纯以眼光和修为的高度,去欣赏一块石头的哲学美感 ,这种深度的品味决定了太湖石的艺术分量 。
【瘦】
瘦是指观赏石体态纤瘦 ,形状怪异却不失挺拔 ,整体线条清晰明朗 。古人认为太湖石之瘦可为“瘦中见奇 ,奇现筋骨,骨有坚贞 ,坚贞出神 ,神中凝气”。虽清瘦嶙峋 ,却铁骨铮铮 。太湖石的“瘦”同样如此 。形如美人之婀娜 、状若勇士之有力 、似山川之磅礴 、如百兽之形似 。
【漏】
漏是指观赏石体态玲珑,溶洞贯通;石体嶙峋,连环透空 。孔穴曲弯,空髓网布,纵横交错 ,孔隙相通 ,一窍焚香 ,孔孔出烟 ,香云环抱 ,恋石不去 。这种石头虽然玲珑透空 ,却变化多势 ,灵气十足 。或游龙之灵动 、或如彩云之多变 、或如骏马之飞腾 。但总体谦和乖巧、灵气十足 。正向著名藏石家沈均儒先生所说的那样:“石不能言最可人 。”漏便是灵气之体现 。
【皱】
皱是指观赏石体态起伏 ,时隐时现;石体凹凸 ,线条若明若暗 。“皱”的本意是皮肤松弛而成的纹路 ,用到赏石上应指石体层叠交错 、沟沟壑壑而形成得皱褶。皱褶起伏变化无论大小 ,其弧线 、弧度应自然,不可间断,与石体落座的角度要顺势 ,不可杂乱无章 。这样的石头特征体现着“变”的美感 。
【透】
透是指观赏石石体玲珑剔透 ,表里如一;体态纹理纵横;石质细腻洁净;但一块好石 ,即使洞洞相通,穴穴相连 ,形如龙门石窟,未有一个洞穴穿石而成孔洞者,也不符合“透”的标准。“透”的标准很多 ,比如与石体的比例要求恰到好处 ,协调合理 。一块奇石洞孔虽有 ,但仅可容针 ,不可称其为“透” 。
下一篇:细说太湖石